1、栽培设施 简易拱形塑料大棚即可。大棚为四周1.6米高的围墙,留有通气孔,中间3.3米高的拱形塑料大棚即可,就地取材,亩造价2万元左右。
2、菌种生产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,栽培种采用谷粒菌种,产量高,品质好,应大力推广。
3、采用高产配方 生产试验和实践证明总结为以下三种:
?棉渣 50% 玉米芯 25% 夫子 15% 玉米面5% 硫酸镁 1% 石膏3% 谷丰素0.4% 金针菇专用肥 0.2%
?棉渣40% 玉米芯20% 木屑15% 夫子 15% 玉米面5% 硫酸镁1% 石膏3% 谷丰素0.4% 金针菇专用肥 0.2%(食用菌菌种)
?棉渣 50% 玉米芯 20% 夫子14% 玉米面6% 棉泊 5% 石膏3% 硫酸镁1% 拌料增产王0.4%
水 160%---170%
4、灭菌 装袋后置于灭菌舱内,温度升至100℃,保持14小时后再闷6小时出仓,灭菌完成。灭菌过程一定要严格温度和时间要求,确保培养料灭菌均匀,否则严重影响产量。
5、接种 菌袋入棚后冷却至30℃时开始接种,利用无菌接种桶在棚内进行开放式接种,接种过程要严格操作,不得离开接种桶,接种完成后扎紧袋口,防止杂菌感染。利用无菌接种桶进行接种,设备简单,成本低廉,便于多人操作,能确保无菌操作,接种效率高,质量好。接种后菌袋立式摆于棚内进行发菌。
6、发菌 棚内保持黑暗、通风、20-30℃的环境,40天左右即可完成发菌过程。
7、上垛摆袋 根据菌袋培养料菌丝发育好、中、差情况,将菌袋分为一、二、三级,分开上垛摆袋。每垛两排菌袋,底部相对,摆放4-5层,一、二、三层分别相距10厘米、7厘米、5厘米,上部合拢,堆成梯型菌垛,两垛间相距70厘米。
8、解口 必须在最高温度降至16℃以下时进行解口出菇操作。解口后用2-2.2米的薄膜盖严菌垛,转入出菇管理。
9、(食用菌种植)出菇期管理 要保持黑暗、低温环境。
(1) 通风管理 盖膜后3-5天要进行揭膜通风进气一次,以保证充足的氧气。两天后再通风一次,约一周左右开始现菇蕾。现蕾后盖一天再进行通风一次,以后视出菇率多少进行不同程度的晾垛通风。出菇率高则晾垛时间长,从2小时至12小时不等。基本出齐时白天晚上均不盖膜,连续通风48-120小时,直至菇帽长到黄豆粒大小时,再盖膜闷48小时,揭开膜晾垛2小时再盖上膜,连续晾闷至菇柄长至20厘米长时,闷垛24小时,开始采菇。要严防棚内高温烧垛,预计夜间棚内温度高于15℃时,傍晚要及时揭开通风口通风,同时卷起垂下来的棚帘,以便于夜间通风降温。
(2)水分管理 第一茬菇采收完后,每亩应喷施营养液50-75公斤,练齐菇后,3-5天内再喷一遍营养液,菇柄伸出袋口12-15厘米时,喷一次,采收前一周应停止喷施。
10、采摘 菇长20-25厘米,菇帽黄豆粒大小时开始采收。采收后及时放入密封塑料袋内,以便于保存销售。
标签:
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